中医师承出师考经验分享
时间:2025-03-28 阅读:1次
第一部分:早期准备阶段
首先你得了解师承考试的各个科目和各个考试内容,大概读一遍这些书的标题目录和前言部分。
在知道了你大概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需要考什么内容的时候,我建议着重开始背诵方剂和针灸穴位。不懂没有关系,就使劲背,因为我是一个不喜欢逼自己太紧的人,我的习惯是利用每天走路或者去超市路上类似这种碎片化的时间,背个两三首方剂或一两个穴位,此处没有捷径。
第二阶段:各个击破
以学科为特点可分为两个部分:中医基础和中医临床
一、中医基础学科:
中基。可以考的很简单也可以考的很深奧,不过师承考的都是很基础的。其中涉及经典语句的要加强理解。我在2021年实践操作的时候就考到了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的基本内涵。
中诊。零碎的知识点。但我的复习重点在四诊和辩证身上。我在2021 年实践操作的时候考到了促结代的异同点和内涵。
中药。如果把中医比做一个宇宙,那么中基是宇宙的规则,中诊则是我们去实践宇宙航行的必修课,那么中药则是宇宙的各种星体。零碎而“庞大”。好在我们的书已经帮我们归类好了。我们先可以背一个大致框架,然后再去分析每一味中药的特点。当然学霸可以背全。我在实践操作里面考到的题目是“钩藤”的功效和应用。注意钩藤需要后下。
方剂。没什么好说的,背吧。方歌也好,趣味歌诀也好,只要能背下。不过我分享一个小窍门,我在抽到钩藤这味药的时候因为紧张一下子想不出来功效,我就联想了方剂学里面的天麻钩藤饮,虽说不能拿满分,但最起码有分数了。所以背方剂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中药。我在实践操作抽到的题目是桃核承气汤的功用与主治。
二、中医临床学科:
中内。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科的经验以后,要宏观的去思考问题,可以做思维导图,不需要死背,要理解并推导。我在实践操作抽到的题目是:不寐。可以从不寐的辩证和方剂来回答,如果答不全,至少说一个证型和方剂。
中外。不难。我的经验是,要辨病,辨病,辨病,其他的靠推导,外治法背一背,内容不多,挺爱考。
中妇/中儿。我个人认为是最简单的,大部分靠理解和推导基本能八九不离十。另外儿科的一些公式最好背一背。
针灸。除了背诵穴位之外,骨度分寸一定要记牢(3分有的),常用的配穴也要记住,我在笔试的时候接连好几题是讲关于电针法,挺冷门的考点,所以也要注意一些边边角角的内容。我在实践操作中抽到的是下关穴以及结合中内里面分享的不寐里面应该用哪个穴位(神门)。回答穴位的时候除了老师们分享的比如事前准备工作啊什么的,最好说一说该穴位的归属哪条经,然后最好背的跟书上一样的定位,主治需要靠自己推到。比如下关穴归属足阳明胃经,那么可以围绕胃经展开叙述他的功能主治,因为在头面部所以可以治疗面部五官疾病等等。让考官觉得你已经理解了这个穴位。
此外在实践操作中我抽到的题目是“扳法的操作注意事项某种没听说过的(火疗?)的烧烫伤的处理”关于老师的专长,我个人的建议是背一个证型然后加方剂,说一说用法用量,切合实际一点,不要太离谱就行。
我们这种师承的因为本身不是这个专业出身,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所以更应该比别人多付出一些,有时候要不求甚解,不要钻牛角尖,该背就背,要沉的住气。学习过程中要系统的看问题,抠关键字。比如舌红少苔脉细数,想都不要想就是阴虚。熬过去了就好了。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